压电陶瓷晶片的材料特性与工作原理

    分享到:
    点击次数:123 更新时间:2025年05月16日08:40:07 打印此页 关闭

    压电陶瓷晶片的材料特性与工作原理

    压电陶瓷晶片的主要成分为锆钛酸铅(PZT)、钛酸钡(BaTiO₃)等铁电材料,通过高温烧结形成多晶结构。其性能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:首先,压电常数(d₃₃)可达200-600pC/N,远高于石英等天然晶体;其次,介电常数高(εᵣ>1000),有利于电荷存储;最后,居里温度(Tc)可调控至300℃以上,保障高温稳定性。这种特性源于晶胞内钛/锆离子的非对称位移,在外场作用下形成偶极矩有序排列,从而产生宏观极化。工作模式分为厚度振动(用于高频超声)和径向振动(低频声波发射)。以超声换能器为例,当交流电压加载于镀银电极面时,晶片以谐振频率(f₀=1/2t√(cᵢᵢ/ρ),t为厚度,cᵢᵢ为弹性系数)产生微米级形变,实现电能-机械能的高效转换。值得注意的是,温度超过居里点或强电场反向极化会导致性能劣化,因此工作环境需控制在-20℃至80℃之间。

    上一条:压电陶瓷晶片的制造工艺流程 下一条:压电陶瓷的合理使用与维护